一年一度的高考暂时告一段落,对于全国九百多万的学子来说,寒窗苦读多年,终于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,接下来的两个月只需报考志愿以及等待录取通知书。
每一年的高考,都会引起全国十多亿人们的关注。今年的高考,不由自主的又想起去年“徐玉玉事件”。这一件事件引起了全国上下的轰动,纷纷谴责贩卖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。
回顾“徐玉玉事件”
去年4月,黑客非法入侵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,获取60多万条考生个人信息,然后再兜售转卖给电信诈骗分子。导致山东高考生徐玉玉被骗9900元,最终徐玉玉因被诈骗后出现忧伤、焦虑、情绪压抑等不良精神和心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心源性休克,行心肺复苏后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。
现在又是新的一年高考季,考生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各界关注。今年教育部下发的《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中,也增加了“切实保障高校考试招生信息安全”这一条款,加强对重要设备、信息系统和网站的运行监控和安全监测,进一步完善防病毒、防攻击、防篡改、防瘫痪、防窃密的技术措施,防止考生志愿填报账号被他人盗用或非法操控,严防信息数据泄露。
除此之外,国内信息安全服务商——数安时代(GDCA)建议全国各大教育网站建立以https加密协议为基础的整体信息安全防控体系,因为:
https加密网站通信
传统以http传输协议中,用户和网站间的数据是处于明文状态,第三方可轻易获取用户和网站间之间的通讯数据。而使用SSL安全证书建立https传输协议会对通信进行加密保护,避免用户账户密码等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露或篡改。
网站实名认证,防“钓鱼”欺诈
“钓鱼网站”的仿真度越来越高,用户对此就会出现傻傻分不清一个模糊状态。因此网站需要使用可靠、可信的安全身份认证对抗“钓鱼”欺诈网站,而SSL证书由于在申请时会由第三方CA机构对证书申请者的身份进行严格审核,可证明网站的真实身份,考生查分数时可避免被“钓鱼”。
用户信息安全
需要在网络架构上架设安全防护网关以及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,防止不法分子攻入数据库,导致数据被远程获取甚至发生“拖库”。
近年来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,网络不法分子盗取个人信息的手段层出不穷,为了避免类似安全事件再次发生。数安时代(GDCA)提醒广大用户,提升个人网络安全意识,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时必须要识别清楚网站的安全性,保护个人隐私信息。